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1项医疗技术入选武汉市首批核心医疗技术成果
2025-08-20 12:53 来源:新华网阅读量:14683
“领航技术”获颁证书
武汉市日前发布首批核心医疗技术成果112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以4项“领航”医疗技术、5项“先锋”医疗技术以及2项“强基”医疗技术合计11项医疗技术,在39家医疗机构中脱颖而出。
据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领航”技术分别为新型微创植入式前列腺尿道悬吊手术治疗BPH、消化道肿瘤内镜下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技术、自主神经调控技术防治重大心血管疾病、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技术;“先锋”技术分别为高危心脏瓣膜病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精准诊疗技术、肺移植关键技术、结直肠癌前病变实时AI辅助诊断技术、喉癌根治手术及喉功能保全技术;“强基”技术分别为预防大龄多产女性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新型智慧诊疗系统及进展患者的微创核心技术、过敏性疾病特异性免疫治疗技术的创新——扁桃体注射免疫治疗。
程帆教授操作优诺维手术系统为患者解除病痛
其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泌尿外科程帆教授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风险高、性功能损伤及医疗成本攀升等临床痛点,在国内首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创植入式前列腺悬吊系统,在局麻下精准解除尿道梗阻,排尿通畅同时保护性功能及射精功能。相较于进口器械,微创植入式前列腺悬吊系统显著降低医疗成本(单价为进口50%),已通过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224例),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其行业价值在于推动国产高端植入器械研发,社会价值惠及超1亿中国BPH患者。本项“新型微创植入式前列腺尿道悬吊手术治疗BPH”技术,入选武汉市“领航”医疗技术。
于红刚教授使用“内镜精灵”为患者做胃肠镜检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于红刚教授团队自主研发“消化道肿瘤内镜下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技术”,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全球首个覆盖内镜诊疗全场景的智能辅助诊疗体系,实现从术前评估、术中辅助到术后决策全链条智能化应用,并成功孵化“内镜精灵”“胆胰大师”“报告精灵”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医疗设备,显著提高消化道早癌检出率,为破解全球内镜诊疗质控难题贡献中国方案。本项“消化道肿瘤内镜下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技术”,入选武汉市“领航”医疗技术。
自主神经失衡是心源性猝死等重大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始动及维持因素。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余锂镭教授/江洪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自主神经调控防治重大心血管疾病研究,创新研发“监测-调控一体化”闭环技术体系,全球率先开展无创自主神经调控技术联合标准治疗改善心梗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研究显示该方案使急性心梗再灌注患者恶性心律失常事件降低71%、心肌损伤标志物减少31%、心功能恶化指标改善51%,有望为进一步改善急性心梗预后提供新策略。本项“自主神经调控技术防治重大心血管疾病”技术,入选武汉市“领航”医疗技术。
廖华教授演示3D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手术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Ⅰ科主任廖华教授团队首创的“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手术,被称耳外科领域的革命性技术突破。该技术以持续灌流手术模式及配套器械研发为核心创新点,精准破解传统耳内镜手术的固有难题,不仅大幅提升手术视野清晰度,显著提高手术效率与安全性,更将平均手术时间缩短50%-80%。同时,其适用范围覆盖90%以上的耳外科疾病,有效拓展耳内镜手术应用边界,兼具减少手术创伤、加速术后恢复、提升治疗效果及缩短住院周期等多重优势,有力推动耳科微创手术理念的普及与深化。本项“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技术”,入选武汉市“领航”医疗技术。
本次首批武汉市核心医疗技术发布活动由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主办,旨在加快打造国际医疗创新高地,促进医疗领域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水平跨越式提升。活动吸引39家医疗机构参与,申报项目达617个。其中,“领航技术”对标国际医学前沿,多项技术为“0到1”的突破式创新;“先锋技术”对传统技术改良创新,可解决重大疑难疾病;“强基技术”聚焦常见病、多发病,能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