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健康网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 新建健康网 >> 健康
  • 补益药之杜仲

    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属补益药。是常用的补肝肾、强筋骨、益腰膝的药物,并有安胎的作用。肾主腰膝,肝主筋,肾主骨。如因肝肾虚弱而致腰痛,膝腿无力者,可用杜仲补旰肾,强筋骨而益腰膝。常与熟地,续断,牛膝、山药、山萸、补骨脂等同用,腰腿发凉喜暖怕...[全文]

  • 樟柳头的功效与作用

    辛,寒,有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酸辛,性寒,有大毒。 ②《岭南采药录》:味辛,性平,有毒。 行水消肿。治水肿臌胀,白浊,痈肿恶疮。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水肿,消痈肿恶疮,落胎,杀虫。 ②《岭南采药录》:能行水...[全文]

  • 牛口涎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治噎膈,反胃呕吐。 ①《本草拾遗》:主反胃。 ②《纲目》:吮小儿,治客忤。灌一合,治小儿霍乱。入盐少许,顿服一盏,治喉闭口噤。 附方 ①治噎膈反胃:㈠牛涎、好蜜各半斤,木鳖子三十个。入铜器熬稠,每以两匙和粥...[全文]

  • 广藿香应带叶使用

    现在大部分市场经营、使用的广藿香是茎,不包含叶。然而,《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明确规定,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地上部分,包括茎和叶,叶不得少于20%。 广藿香具有芳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等功效,主治湿阻中焦之脘腹痞闷、食欲...[全文]

  • 鸡血李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利水通淋,止血。主消渴,心烦,白浊,水肿,吐血,崩漏,跌打损伤,瘀血作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6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分类草药性》:散血,消气。治跌打,血气痛,男子吐血...[全文]

  • 温胃良药沉香

    沉香温中散寒,善于行气止痛,降逆止呕,温胃之良药。治疗中焦气弱,脾胃受寒,饮食不美,气不调和,脏腑积冷,心腹疼痛,大便滑泄,腹中雷鸣,霍乱吐泻,手足厥逆,便利无度,及下焦阳虚,脐腹冷痛,或伤寒阴湿,形气沉困,自汗等症,临床常用《内外伤辨惑论...[全文]

  • 丁香蓼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化瘀止血。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湿热泻痢;黄疸;淋痛;水肿;带下;吐血;尿血;肠风便血;疔肿;疥疮;跌打伤肿;外伤出血;蛇虫、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全文]

  • 蛏肉的功效与作用

    蛏肉的功效与作用 蛏肉味甘咸、性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阴,清热,除烦,解酒毒等功效;对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醉酒等有一定治疗作用。 蛏肉营养价值 蛏肉含丰富蛋白质、钙、铁、硒、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滋味鲜美,...[全文]

  • 山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健脾利湿,通便。主黄疸,暑热吐泻,小儿疳积,水肿,小便不利,习惯性便秘,疔疮痈肿,毒蛇咬伤 内服:煎汤,9-18g。外用:研末,调敷。 1.《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消食,生津。治疳积,止烦渴。2.《广东中药》:治劳伤积...[全文]

  • 鳖甲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潜阳熄风;软坚散结。主阴虚发热;劳热骨蒸;热病伤阴;虚风内动;小作惊痫;久疟;疟母;症瘕;经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先煎;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掺或调敷。 注意 ...[全文]

  • 腐巴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治翻胃,痢疾,血虚淋浊,肠风下血,血风疮。 ①《药性考》:开胃,消滞,逐积。 ②《纲目拾遗》:治淋浊,补血。 用法用量 内服:入散剂。外用: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翻胃:豆腐锅巴,黄色者佳,炒研末,每...[全文]

  • 石首鱼鲞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补虚;开胃消食;解毒止痢。主病后体虚;食欲不振;食积腹胀;泄泻痢疾。 内服:煮食,100-200g。 1.《纲目》:陆文量《菽园杂记》云,痢疾最忌油腻生冷,惟白鲞宜食,此说与《本草》主下痢相合。盖鲞饮咸水而性不热,且无脂不腻...[全文]

  • 红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与作用 泻水逐饮、解毒、消肿散结。属泻下药下属分类的峻下逐水药。 临床应用 用量1.5~3克;入丸散服,每次1克。外用适量。用治水肿、胸胁停饮、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等。内服宜醋制以减轻毒性。 主要成分 含蒽醌成分。...[全文]

  • 荞麦七的功效与作用

    药理作用 本品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效价在1:128以上。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除湿止痛。主咽喉肿痛;疮疖肿毒;烧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痢疾;泄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全文]

  • 斑鸠木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祛风止痒。主咽喉肿痛;肺结核咳嗽;咯血;支气管炎;胃肠炎;风湿痹痛;外伤出血;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叶、茎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风湿:一、月中...[全文]

  • 阳桃叶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止痛。主风热感冒;小便不利;产后浮肿;痈疽肿毒;漆疮;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绞汁涂或煎水洗。 注意 《南宁市药物志》:体质虚寒者忌服。 ...[全文]

  • 大乌泡根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凉血,活血。治劳伤吐血,咳血,月经不调,痢疾,瘰疬,骨折。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根:祛风除湿,止呕,活血。治劳伤吐血,月经不调,口有腥气,瘰疬,痘后目翳,疯狗咬伤。叶:治黄水疮。 ②《贵州药植目录》:全株:清热凉...[全文]

  • 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三

    21.当归 当归又名秦归、西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Diels)的干燥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 当归喜凉爽、湿润的气候。野生资源仅分布于甘肃漳县、舟曲境内人迹罕至的高山丛林。当归均为栽培品,宜在海拔2000米以上高寒...[全文]

  • 全民健身热潮随亚运之风涌动防范运动损伤要注意这些

    随着杭州亚运会的进行,全民健身也伴随亚运之风更加火热。慢跑、游泳、骑行……多种多样的健身运动方式,已逐渐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参加锻炼是为了身体健康,但随着健身人群的增加,遭遇运动损伤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大。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全文]

  • 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主治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燥湿健脾。治心腹冷痛,痞满食滞,噎膈反胃,寒湿吐泻,痰饮积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 阴虚血少,津液不足,无寒湿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