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约用血加速康复——高龄老人人工股骨头置换实现“零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中心?骨病创伤病区王伟卓副主任团队以“零输血”为81岁张大爷成功实施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目前,张大爷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81岁的张大爷因摔倒导致左侧股骨颈骨折,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辗转多家医...[全文]
-
省交通医院联合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守护出行安全
为传承雷锋精神,3月5日上午,陕西省交通医院在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开展“学雷锋做志愿服务改革建新功”爱心义诊活动,为市民送去温暖与健康。 9点钟,陕西省西安汽车站的义诊场地前排起了长队,众多市民前来咨询问诊。来自省交通医院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全文]
-
“动起来,玩开心!”新城区校园掀起运动新风潮
“我每天都非常期待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大家一起打八段锦、玩‘打龙尾’游戏,不仅增强了体质,还能放松心情。”新城区通济坊小学六年级学生张若楠开心地说道。 2025年春季学期以来,新城区教育局积极落实《西安市中小学生强健学生体质若干措施》,通过...[全文]
-
肖伟代表:要“唤醒”更要“焕新”,推动经典名方“好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性优势的医疗卫生资源和科技资源,而古代经典名方是中医药理论经过千百年实践而沉积下来的宝藏和精华。”围绕中医药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缘药业董事长肖伟,将其目光聚焦在了中药经典名方领域。 基于国家层面的政...[全文]
-
西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圆满完成2024年度护理工作总
为深入推行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护理专业发展,西安市第一医院于2025年1月3日下午召开2024年度护理工作总结暨2025年度工作计划会议。护理部任燕萍主任、张蕾副主任、全体护士长、护理负责人及护理骨干百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妇科护理负责人...[全文]
-
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细菌抗肿瘤关键原理
北京时间3月4日,中国科学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破解了肿瘤与细菌之间的“对话”机制,首次揭示了细菌抗肿瘤的关键原理,为利用细菌治疗恶性实体瘤提供全新思路。 该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定量合成...[全文]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功实施陕西省首例微创小梁
“手术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等角膜完全恢复后,我一定要请范医生继续做后续治疗。”张阿姨言语间满是欣喜。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成功为60岁的安徽蚌埠患者张阿姨实施陕西省首例单步隧道法新型微创小梁切除术。术后首日监测显示,患者右眼眼压降...[全文]
-
垂类大模型竞争白热化,微医医疗大模型拿下“双料”冠
AI浪潮下,围绕大模型的角力还在精彩上演,权威大模型评测平台成为各大科技公司比拼AI成色的必争之地。 日前,知名中文医疗大模型开放评测平台MedBench新一轮榜单揭晓,在其自测榜单中,三家杭州企业霸榜前三甲:微医控股的微医医疗大模型位列...[全文]
-
中西医结合医学面临三大核心命题
在2月23日召开的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学科发展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仝小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西医结合能够在国际医学领域独树一帜,前景十分广阔,尤其在应对肿瘤、心脑血管等复杂疾病和提升诊疗效果...[全文]
-
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2月7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卫星医院的医生采用大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为患者缓解关节不适(资料照片)。 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是广大患者的心愿。近年来,西安市雁塔区探索基层医疗机构与省、市知名医院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协同共享机制,为群众就近就医...[全文]
-
西安工会医院成功开展院内首例脊髓电刺激植入术治疗脊
近日,西安工会医院神经外科王占尧主任团队成功开展院内首例脊髓电刺激植入术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感觉功能恢复。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神经外科在脊髓损伤治疗领域的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 病例回顾 患者女性,41岁,半年前在山中不慎...[全文]
-
“剩菜盲盒”成为西安年轻人消费新风尚
盲盒风刮向面包架 “剩菜盲盒”成为西安年轻人消费新风尚 近来,一种将打烊前尚未售完的食物以盲盒形式出售的销售模式——“剩菜盲盒”成为西安许多年轻人的消费新风尚。由于价格低廉、能满足消费者好奇心,且与反对食物浪费的理念相契合,“剩菜盲盒”...[全文]
-
移植技术突破瓶颈医保政策日趋完善
移植技术突破瓶颈医保政策日趋完善 让更多罕见病患者向阳而行 今年国际罕见病日的主题为“不止罕见”。在我国,罕见病患者总数超过2000万。儿童则是罕见病防治的重点人群,约七成的罕见病在儿童期发病。许多罕见病患儿曾因诊疗资源匮乏、药物昂贵、...[全文]
-
西安市红会医院开设肝病门诊助力患者告别“肝”扰
2月28日上午,44岁的莫先生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肝病门诊就诊。“过去对这类疾病了解不足,现在有了专病门诊,诊疗方向更明确,心里也踏实了。”莫先生说。 此前,他因术前检查发现丙肝抗体阳性,被确诊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为此他非常的紧张。在红会...[全文]
-
热烈庆祝“中国经络学进入英文版系统解剖学教科书”
——记经络淋巴学的创始人与开拓者山东大学医学院刘执玉教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野,为提升中国科技在国际影响力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世...[全文]
-
罕见病出生缺陷防控健康中国行公益活动在广州启动
2月28日正值国际罕见病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出生缺陷防控专科联盟等多方当天在广州共同发起罕见病出生缺陷防控健康中国行公益活动。 目前已知罕见病超7000种,其中80%由遗传因素导致。一项公益组织的调查显示,半数在儿童期发...[全文]
-
上海多方携手聚焦罕见病致病机制研究等推进诊疗技术突
今年2月28日是第18个国际罕见病日。当天,上海市罕见病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重点实验室(筹)启动会暨义诊活动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举行。 上海市罕见病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依托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复旦大学...[全文]
-
健康新闻:郑州治疗多动症,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困难问题
在郑州,各家医院在治疗孩子多动和学习困难时,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应灵活多样,这样才能好地满足孩子的不同需求。其中郑州绿城儿童医院优势较大,多学科团队为孩子提供更多样化的康复和训练提升选择,意味着效果的显著提升。郑州绿城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专注...[全文]
-
洗脸巾买“棉柔”还是“绵柔”?买错或有健康风险!
你每天使用的“绵柔巾”真的含棉吗? 前段时间,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对50批次柔巾产品进行检测,检测报告显示:有9批次产品纤维名称和含量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中,7批次柔巾产品标注为100%植物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的“mian柔巾”,竟然一...[全文]